反傾銷 化工行業 傾銷
1、我國化工行業遭遇傾銷以及反傾銷的現狀
最近几年來,我國企業頻繁遭受國外反傾銷調查的同時幸運飛艇 app,國外對華傾銷產品也不斷流入我國,化工行業已经成為國外對華傾銷的重災之地。
國外化工產品的傾銷對我國化工行業產生損害首要表現在:受國外傾銷產品進口價格不斷降低的沖擊,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也下滑,傾銷產品價格的降低對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產生壓建造用。以初級形態二甲基環體硅氧烷為例,傾銷產品進口價格從2001年以來,每年比前一年降低的比例分別為5.42%、10.69%以及8.59%。2004年第一季度被調查產品的價格比2003年略有归升,但相對于調查期前三年依然存在大幅降低,2001年,2002年,2003年,國內同類產品的加權均匀價格比上一年分別降低7.57%、18.70%、9.91%。國外企業通過對我國進行傾銷,不斷地蠶食國內市場份額。傾銷期間,我國同類化工企業的開工率广泛不敷,設備行使率較低。國內同類產品的稅前利潤很少,有時甚至為負數。大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有的甚至破產。以初級形態二甲基環體硅氧烷為例,2001年,國內產業的稅前利潤比上年降低了49.44%;2002年,國內產業的稅前利潤再次大幅降低;2003年,國內產業的稅前利潤繼續降低,虧損額比上年增长了120.38%,虧損狀況加倍惡化。2004年第一季度,雖有所好轉,但國內產業仍整體虧損嚴重。
面對國外的傾銷行為,截止到2007年3月,我國對外提出反傾銷訴訟共49起。个中約三分之二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業,在該行業做出終裁的28起案件中,我國企業勝訴的有22起,个中2起判断無損害,3起是因為申請人要求撤销反傾銷調查而終止調查,1起是因產業無實質性損害而遏制調查。總體上在做出終裁的企業勝訴率是78.6%.還是比較高勝訴率。
二、我國化工行業面臨國外傾銷壓力的缘故原由
1.從內部來望,國內化工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產品的競爭力不強。這為國外產品大批進入中國進而進行傾銷創造了條件。我國化工業存在的問題首要有如下幾點。
企業结构疏散且規模偏小。截至2005年,我國現有19套乙烯裝置,个中規模達30萬噸/極速賽車 4碼年以上的乙烯裝置有7套;規模為15萬噸/年摆布的乙烯裝置有8套。我國乙烯均匀規模2004年是33.3萬噸/年,尚低于世界均匀規模程度45.2萬噸/年。因为我國乙烯裝置規模偏小,導致卑鄙三大合成资料生產裝置也存在規模偏小問題。
總體技術程度不高,創新本领差。大部门煉廠以及乙烯裝置的能耗、物耗指標高于世界均匀程度,許多大型技術以及裝備重復引進,消化吸取不夠,自立開發的專利技術少,高新技術以及產品應用開發微弱,在节制技術以及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差距更大。
產品還不克不及很好地滿足市場必要。如汽油柴油品種極速賽車75秒預測不克不及適應消費需求;合成樹脂專用料產量小,檔次低,共聚產品少:合成纖維高附加值產品欠缺,差別化纖維數量以及品種均不敷:合成橡膠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后进。
人員以及債務負擔繁重,資產利潤率低。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加上一些不良資產以及非經營性資產,導致資產利潤率較低。
因为存在上述不敷,我國化工業自身還較懦弱,参加3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55.9%;合成橡膠進口100.6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45.7%;苯乙烯進口266.1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73.9%。
從國際環境北京賽車 6碼望,世界市場已经經趨于飽以及。世界化學工業的發铺已经處于成熟階段,尤为20世紀90年月以來,化工生產本领增長很快,广泛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狀況,東南亞各國特別是韓國、日本、新加坡,我國臺灣省以及中東地區,其化工生產本领過剩更為嚴重。又因为入世后,化工品的關稅慢慢降低,非關稅壁壘逐漸打消,活着界化工產品的生產广泛過剩的情況下,我國國內化工市場卻供不應求,是以,國外化工產品,尤为是亞洲及中東新興出口導向型石化工業國的產品大批銷去我國,搶占市場,加大了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競爭壓力。
3、我國化工行業反傾銷的對策建議
1.完美反傾銷立法。我國反傾銷立法一是層次較低,與7運彩168萬美元,同比增長12.3%以及14.4%,進口均匀單價為713.1美元/噸,微增1.9%,个中從傾銷國進口的苯酚,除臺灣地區進口量有增长外,北京賽車計畫美國以及韓國無進口,日本進口減少,而進口原產地明顯轉移至2003年同期無進口的德國,從德國進口占總進口量33.2%,這種行為极可能是原涉案企業通過規避行為成心識的清除中國反傾銷执法適用的做法。是以應借鑒國皮毛關經驗盡快出臺相關法規。
2.充沛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我國化工行業協會可能是以本部門,本系統的國有企業,并未吸取其余一切制情势的企業進入,是以有些在會員數量上以及行業產量上缺少代表性,無法勝任當前行業治理的大批事情。以是充沛發揮化工行業協會的作用有助于企業及時做好反傾銷事情,增強應變本领。例如,我國對原產于韓國的聚酯薄膜北京賽車 1碼反傾銷案,便是在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舉行“雙向拉伸薄膜專業委員會”會議時,國內幾大聚酯薄膜生產企業經過協商后發起的。
3.确立化工產業損害預警機制。應該積極幫助企業确立化工產業損害預警機制,根據國外傾銷產品的進口價格,進口數量,市場份額等發铺變化引发國內產業指標身分的變化,經過綜合評價,根據警情警度的凹凸,發出警示,預示是否可能形成產業損害的信號,各個相關企業可以根據進口產品價格數量等變動趨勢和對企業同類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利潤等指標進行監控,企業就可和時對產業有否形成損害以及損害水平進行預警。
4.化工企業應加強治理,不斷提高創新程度。我國化工企業提出反傾銷申訴,平日會對低價傾銷的產品進口造成抑止作用,價格广泛归升國內企業市場据有率提高,市場競爭由無序到有序,然则這種好處是暫時的,若何行使反傾銷的機會強化優勢,若何行使反傾銷的手腕匆匆進企業的經營以及市場發铺,才是企業最必要考慮的,例如,煙臺萬華客岁發起對韓,日進口MDI的反傾銷申訴,一年后,該公司又申請撤訴,兩行為望似矛盾,實際上煙臺萬華已经經認識到反傾銷只是一種手腕,現在國內的MDI價格归升,市場秩序已经恢復正常,反傾銷目的已经經達到,適度進口可以刺激卑鄙市場,匆匆進產業鏈的壯大發铺以及營造市場空間,撤訴是最合理的市場行為,更為紧张的是,該公司在一年緩沖期內积极加快發铺,新建項目順利實施,適應與节制市場的本领大大提高,產品質量與客戶服務程度明顯晋升,這使其更有决心信念拋棄。是以只有化工企業加強治理,不斷提高創新程度,才能從容應對傾銷,保護本身的好处。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深化,化工行業既要積極拿起反傾銷兵器往无力归擊國外企業的傾銷行為,保護本行業好处,又要增強產業競爭力,以確保我國產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網址為net.cn
許研:入世后我國化工業對外反傾銷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工商治理系,2004
夏廷:2004中國進口反傾銷案件評析.時代經貿, 2004
陳萍翁麗芳:化工行業對外反傾銷及其對策.商場現代化, 2006
帥再先:化工業影響最廣.證券日報, 2003 相關熱詞搜刮:吳文藻,吳文輝,吳煒,吳葦珊,吳偉仁